在“油電同速”的兆瓦閃充科技突破背後,活躍著一群鮮為人知的“隱形守護者”——電池管理晶片與電力控制單元。 這些精密晶片在高溫、高壓、強電磁干擾的極端環境中,時刻監測每節電池的電壓、溫度與電量平衡,通過毫伏級精度的採樣科技保障充電安全。
此前的內容中,我們以LTC6811、LTC6813與ADBMS6830三款晶片為覈心,聚焦“外在形態與內在構造”,通過封裝設計解析、X-ray透視圖呈現及內部結構折開,帶大家直觀感受了這三款晶片在硬體設計上的細節與巧思。
→ 點擊下方圖片,回顧上篇內容
而今天,我們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——從功能特性實測到應用場景落地,從性能參數對比到核心技術亮點解讀,全面解鎖三款晶片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與價值,為大家呈現更完整的科技全貌。
首先從科技細節來看,以均衡開關設計為例,LTC6811單節電池檢測範圍覆蓋0~5V,晶片內部集成均衡NMOS管,在被動均衡模式下可實現最高200mA的均衡電流,有效平衡各電池電量。 LTC6813通過新增檢測單元數量,單顆晶片的最高檢測電壓較LTC6811提升約50%。 對應設計了電荷泵來提供更高的驅動電壓(如下圖所示),相應的也提高了均衡NMOS管的尺寸,但是均衡模塊的整體面積也擴大了近一倍。
ADBMS6830完全採用了全新的工藝和設計方法,LTC6811和LTC6813是通過電池埠CN和均衡埠SN來進行量測和均衡,而ADBMS6830新增了額外的SP均衡埠,用來外接電阻,輕鬆將均衡熱量“轉移”至晶片外,提高了散熱效能; 內部均衡管陞級為PMOS管,改用低電平驅動,不僅省去電平轉換模塊,電路複雜度和版圖面積雙雙下降,非均衡狀態下寄生二極體還能自然阻斷漏電流,减少靜態功耗。
以下為均衡模塊區域照片:
順著數據路徑往下看,LTC6811/LTC6813均通過六/七選一的MUX通道切換數據,將待測數據選擇傳輸給對應的ADC。 其中LTC6811的12個單元匹配2個ADC,LTC6813的18個單元則對應3個ADC; ADBMS6830則直接讓數據“直達”專屬ADC,所有ADC同步並行工作,效率拉滿。
LTC6811和LTC6813兩款晶片,採用結構完全相同的16比特Sigma-Delta ADC。 其中類比端採用帶二階積分的一比特調製器,該結構通過迴響路徑對前級輸出與當階輸入做加權求和後積分,最終量化輸出。 這種結構能提供穩定的頻率回應,為資料獲取奠定扎實基礎。 更靈活的是,基於不同過取樣速率,ADC被設計為8種工作模式——每種模式對應差异化的準確度與時效性,讓使用者按需選擇,適配更多場景。
LTC6811-ADC模塊照片
LTC6813-ADC模塊照片
LTC6811<C6813-ADC結構框圖(圖源晶片手册)
基於前面提到的新增了SP埠,ADBMS6830對ADC進行了重新設計,採用雙ADC的結構對每個單元進行精確的量測(如下圖所示),其中C-ADC用於同步量測差分單元的輸入,輸入範圍變為-2V~5.5V,每1毫秒輸出16比特結果且每8毫秒提供最近8組數據的平均值; S-ADC則用於量測均衡差分單元的輸入,輸入範圍0~5.5V,每8毫秒出一次結果,同時S-ADC還可以使用C-ADC對電池電壓進行冗餘量測。 值得一提的是ADBMS6830的兩種ADC在連續工作模式下可以達到4MHz,可以减少外部類比濾波以及產生無混疊的量測結果,後續通過無限脈衝回應(IIR)濾波器進一步降噪。
ADBMS6830-ADC模塊照片
ADBMS6830-ADC結構框圖(圖源晶片手册)
Sigma-Delta ADC的完整設計離不開數位濾波器,LTC6811和LTC6813的類比採用了結構相對簡單的一比特調製器,該結構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高頻雜訊,囙此需要依靠更複雜的數位濾波器來濾除。 經分析發現,這兩款晶片均選用3階SINC濾波器作為覈心濾波單元,SINC濾波器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FIR濾波器,其工作原理基於離散時間進行卷積運算,比傳統的線性相乘相加的FIR濾波器佔用更少的計算資源,並且具有快速相應和穩定的特點,可以有效濾除高頻雜訊。 單個SINC濾波器結構簡單,濾波效果一般,囙此通常採用3-5級聯的形式組成以達到較好的濾波效果。
SINC3濾波器原理圖(圖源晶片手册)
對於ADBMS6830而言,由於其包含多個需同步運算的ADC通道,且硬體資源相對有限,選擇乘加運算量較少的IIR濾波器成為更合理的方案。 IIR濾波器通過遞迴結構實現低階高效濾波,但遞迴特性可能導致極點落在組織圓外,進而引發系統不穩定。 推測設計者正是出於這一考量,取消了原ADC的多種工作模式,以此提升系統在單一頻率下的穩定性。
IIR濾波器原理圖(圖源晶片手册)
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,若您需要瞭解更詳盡的科技細節,或是有合作相關的諮詢需求,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專業解答與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