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“油电同速” 的兆瓦闪充技术突破背后,活跃着一群鲜为人知的 “隐形守护者”—— 电池管理芯片与电力控制单元。这些精密芯片在高温、高压、强电磁干扰的极端环境中,时刻监测每节电池的电压、温度与电量平衡,通过毫伏级精度的采样技术保障充电安全。
此前的内容中,我们以LTC6811、LTC6813与ADBMS6830三款芯片为核心,聚焦“外在形态与内在构造”,通过封装设计解析、X-ray透视图呈现及内部结构拆解,带大家直观感受了这三款芯片在硬件设计上的细节与巧思。
→ 点击下方图片,回顾上篇内容:
而今天,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——从功能特性实测到应用场景落地,从性能参数对比到核心技术亮点解读,全面解锁三款芯片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与价值,为大家呈现更完整的技术全貌。
首先从技术细节来看,以均衡开关设计为例,LTC6811单节电池检测范围覆盖0~5V,芯片内部集成均衡NMOS管,在被动均衡模式下可实现最高200mA的均衡电流,有效平衡各电池电量。LTC6813通过增加检测单元数量,单颗芯片的最高检测电压较LTC6811提升约50%。对应设计了电荷泵来提供更高的驱动电压(如下图所示),相应的也提高了均衡NMOS管的尺寸,但是均衡模块的整体面积也扩大了近一倍。
ADBMS6830完全采用了全新的工艺和设计方法,LTC6811和LTC6813是通过电池端口CN和均衡端口SN来进行测量和均衡,而ADBMS6830新增了额外的SP均衡端口,用来外接电阻,轻松将均衡热量“转移”至芯片外,提高了散热性能;内部均衡管升级为 PMOS管,改用低电平驱动,不仅省去电平转换模块,电路复杂度和版图面积双双下降,非均衡状态下寄生二极管还能自然阻断漏电流,减少静态功耗。
以下为均衡模块区域照片:
顺着数据路径往下看,LTC6811/LTC6813均通过六/七选一的MUX通道切换数据,将待测数据选择传输给对应的ADC。其中 LTC6811 的12个单元匹配2个ADC,LTC6813 的18个单元则对应3个ADC;ADBMS6830则直接让数据 “直达” 专属 ADC,所有ADC同步并行工作,效率拉满。
LTC6811和LTC6813两款芯片,采用结构完全相同的16位Sigma-Delta ADC。其中模拟端采用带二阶积分的一位调制器,该结构通过反馈路径对前级输出与当阶输入做加权求和后积分,最终量化输出。这种结构能提供稳定的频率响应,为数据采集奠定扎实基础。更灵活的是,基于不同过采样率,ADC被设计为8种工作模式——每种模式对应差异化的准确度与时效性,让使用者按需选择,适配更多场景。
LTC6811-ADC模块照片
LTC6813-ADC模块照片
LTC6811<C6813-ADC结构框图(图源芯片手册)
基于前面提到的新增了SP端口,ADBMS6830对ADC进行了重新设计,采用双ADC的结构对每个单元进行精确的测量(如下图所示),其中C-ADC用于同步测量差分单元的输入,输入范围变为-2V~5.5V,每1毫秒输出16位结果且每8毫秒提供最近8组数据的平均值;S-ADC则用于测量均衡差分单元的输入,输入范围0~5.5V,每8毫秒出一次结果,同时S-ADC还可以使用C-ADC对电池电压进行冗余测量。值得一提的是ADBMS6830的两种ADC在连续工作模式下可以达到4MHz,可以减少外部模拟滤波以及产生无混叠的测量结果,后续通过无限脉冲响应(IIR)滤波器进一步降噪。
ADBMS6830-ADC模块照片
ADBMS6830-ADC结构框图(图源芯片手册)
Sigma-Delta ADC的完整设计离不开数字滤波器,LTC6811和LTC6813的模拟采用了结构相对简单的一位调制器,该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频噪声,因此需要依靠更复杂的数字滤波器来滤除。经分析发现,这两款芯片均选用3阶SINC滤波器作为核心滤波单元,SINC滤波器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FIR滤波器,其工作原理基于离散时间进行卷积运算,比传统的线性相乘相加的FIR滤波器占用更少的计算资源,并且具有快速相应和稳定的特点,可以有效滤除高频噪声。单个SINC滤波器结构简单,滤波效果一般,因此通常采用3-5级联的形式组成以达到较好的滤波效果。
SINC3滤波器原理图(图源芯片手册)
对于ADBMS6830而言,由于其包含多个需同步运算的ADC通道,且硬件资源相对有限,选择乘加运算量较少的IIR滤波器成为更合理的方案。IIR滤波器通过递归结构实现低阶高效滤波,但递归特性可能导致极点落在单位圆外,进而引发系统不稳定。推测设计者正是出于这一考量,取消了原ADC的多种工作模式,以此提升系统在单一频率下的稳定性。
IIR滤波器原理图(图源芯片手册)
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,若您需要了解更详尽的技术细节,或是有合作相关的咨询需求,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与支持。